宁洱:合作社“抱团”发展 茶农增收有后劲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宁洱:合作社“抱团”发展 茶农增收有后劲

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义乡干塘村原是全县32个贫困村之一,因外出农户多,茶园抛荒多,实际管护面积仅2200亩,茶园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,产业发展自吹自打,处于零散状态,绿色发展观念不牢固,没有走生态有机路子等问题,导致干塘村茶产业发展附加值低,茶农增收难

2020年以来,干塘村主动适应新发展理念,积极对接市场,把群众组织起来,以“村党总支+专业合作社+农户+企业”的发展模式,走出了一条农民群众增收,村集体有钱办事,企业发展壮大,三方共赢的新路子。

采摘野茶

选好“头雁”,锚定发展新目标

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通过村“两委”换届选举,村“两委”成员的年龄结构、知识结构、性别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,思想政治素质好、道德品行好、带富能力强、协调能力强、服务能力强、治理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村“两委”班子。

脱贫攻坚期间,干塘村在基础设施、人居环境、百姓创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但村集体经济仍然相当薄弱,新班子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改变这一局面,经过反复讨论研究,决定发展必须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。

2019年7月,成立了干塘村致富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,完善合作社章程,建立健全议事决策、财务管理、社务公开、股权分配等各项规章制度,让人民群众吃下“定心丸”。

村集体发展有了思路,农户的发展也要跟着来,村党总支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,讨论商定干塘村发展从茶产业的发展带动出发,整合盘活闲置资源,依托新型经营主体,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,提升茶产业产值。

盘活资源,探索发展新模式

干塘村茶园面积大,但现有茶厂规模较小,收购能力较弱,村里共有茶叶初加工厂5个,各干各吃的现象突出,既没有统一的收购标准,收购的能力也较弱,部分村民的茶叶还要卖到周边的乡镇。

经过村“两委”反复研究,成立茶叶初制所把村里的茶厂和茶农统一起来。

制茶

通过合作社的努力,用一年的时间干塘村茶叶初制所建起,共投资191.37万元,占地5.13亩,建设了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、贮青间200平方米、加工间300平方米、晒台400平方米、临时包装间100平方米及仓库等。同时,配备杀青机、烘干机、发酵机等初加工设备12台,每年能对50-100吨鲜茶进行初加工,2020年7月正式开始使用,村集体再整合项目进行回购,合作社每年不低于投资的5%上交村集体。

凝聚人心,坚定信心共发力

茶叶初制所建成使用后,与宁洱县大叶茶厂签订了茶叶市场供销协议。稳定销售渠道后,合作社和所有的建档立卡户、监测户以及有意愿的一般农户共142户,签订了收购协议,农户可以放心采摘鲜叶,合作社负责收购,并商定了高于市场价0.5元的保底收购价,从而建立了稳定的利益链接机制,有效解决了村民茶叶销售的问题。

2021年,茶叶初制所收购村民鲜叶80吨,带动务工300余人,实现销售额130余万元,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。村民们增收的途径越来越宽,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,奔向乡村振兴的好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强村富民,走出一条新路径

虽然村级茶叶初制所投入使用后解决了一部分茶农的销售问题,但因村里部分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,处于失管状态的生态茶地还有上千亩。干塘村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,以发展实体集体资产为总思路,计划打造村里的茶叶品牌和生态有机茶园基地,全力提升茶叶品质。

有了思路便开始考察合适的地点和确定茶园租赁方式,但资金成了项目推进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儿。经过多方联系,上海睿远公益基金项目负责人来到干塘村,到茶地、初制所、合作企业进行综合考察后,与干塘村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。

通过挨家挨户做工作,不断和百姓讲解合作社运作模式、分析发展前景,帮群众算好“经济账、民生账、长远账”三笔账,和村民签订了200亩生态茶园长期租赁合同,打造村集体的生态茶园基地,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再添新动力。接着便开始着手茶园基地建设,打造从最基础开始做起,以达到单株生态、有机的茶园基地的标准,除草、茶树移栽、施有机农家肥……茶园改造按照标准逐步实施。

干塘村曼竜寨茶园

为了方便茶农采摘茶叶,还修缮了连接茶园的2.6公里机耕路,同时配备了用于茶园灌溉的水池、水管等设施。生态有机茶园基地建设启动后,既盘活了村里闲置的茶园资源、又解决了村里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,茶农在原本闲置的茶园获得了租金和务工的双份效益,同时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。

待茶叶采摘季,茶农仍然可以到茶园中采茶,村级合作社以市场价进行回收,确保茶农收益的同时,村集体经济也能实现稳步增长,全面助力乡村振兴。

来源:云南网 通讯员 普义乡 蔡明洁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